• 期刊首页
  • 关于学会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投稿须知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介绍
关于学会
期刊导读
投稿须知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
学会动态

  • 建立全科制度 践行全人服务—2015中国全科...
  • 国家卫生计生委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食...
  • 中华医学会关于申报“2015年中华医学会-薇...
  • 陈竺:屠教授的工作是用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...
  • 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祝贺屠呦呦获得...

最新公告

  • 第二届树兰医学奖初评结果名单公示
  • 中华医学会关于申报“2015年中华医学会-薇...
  • 201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初审通过项目公示
  • 中华医学会、中国医师协会关于公布妇儿专科...
  • 中华医学会关于优秀专科分会、优秀地方医学...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10 > 01 > 信息摘要

鸦胆子油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体外研究

【出 处】:

【作 者】:

【摘 要】目的以人洗涤血小板为模型,体外观察鸦胆子油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,并探讨其可能机制。方法将不同浓度鸦胆子油与人洗涤血小板作用,分为4组:空白组(加丙酮)、阴性对照组(加丙酮,0%),9.0%鸦胆子油组及22.5%鸦胆子油组。以血小板聚集分析仪检测ADP、AA、胶原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、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活化血小板膜FIB.R和P-选择素表达水平,以SDS—PAGE分析血小板肌动蛋白聚合体的变化。结果9.0%鸦胆子油组ADP、AA、胶原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(57.7±4.0)%、(62.2±3.9)%、(66.9±5.0)%和(71.8±5.1)%,均低于阴性对照(0%)组的(75.3±4.1)%、(79.3±4.8)%、(80.6±5.4)%和(84.1±6.2)%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t值分别为7.312、8.785、9.123和9.466,P均〈0.01);22.5%组分别为(39.2±3.5)%、(45.8±3.4)%、(51.2±3.9)%和(56.7±4.8)%,显著低于9.0%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t值分别为9.123、10.221、9.533和10.243,P均〈0.01)。22.5%鸦胆子油组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分别为47.9%、42.2%、36.5%和32.6%,显著高于9.0%组的23.4%、21.6%、17.0%和14.6%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Х^2值分别为13.08、9.77、9.70和8.93,P均〈0.01)。血小板聚集水平与鸦胆子油浓度呈负相关(r=-0.952,-0.961,-0.970和-0.975,P〈0.01)。9.0%鸦胆子油组ADP诱导的血小板FIB—R表达水平和P-选择素表达水平分别为(64.7±4.0)%、(3.91±0.21)%,均低于阴性对照组的(85.5±4.6)%和(5.05±0.27)%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t值分别为11.35、7.81,P均〈0.01);22.5%鸦胆子油组分别为(36.2±3.9)%和(2.34±0.15)%,低于9.0%�

相关热词搜索: 鸦胆子素 血小板聚集 受体 纤维蛋白原 P选择素 肌动蛋白类

上一篇:流式细胞仪与免疫磁珠分选法纯化脐血嗜碱粒细胞的比较
下一篇:microRNA-30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

    中华医学会版权所有   京ICP备案:05052599
    地址:中国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  邮编:100710